- A+
据报道,
《科创板日报》7月9日讯(编辑 宋子乔) 今日午后比 众汇外汇官网 亚迪智驾概念异动,联创电子直线拉升一度逼近涨停,宇瞳光学、通达电气、亚太股份、豪恩汽电、德赛西威等跟涨。
说到底,
7月9日午间时候,比亚迪官微宣布为智能泊车兜底,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 0号新闻快讯 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访客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有保障及损失全面兜底。
简要回顾一下,
L4可便捷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当前智能驾驶以L2级辅助驾驶(组合驾驶辅助)为主,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仍处于试点阶段,中国现有的量产乘用车智能驾驶模块全都在L2及以下。意即中国智能驾驶技术整体处于L2级向L3级过渡的阶段,L4-L5级仍需突破技术瓶颈与法规限制。
智能泊车是智驾的核心场景之一,比亚迪所说的L4级模块仅限于智能泊车场景,该场景下驾驶员承认“脱手脱眼脱脑”。
比亚迪表示,这意味着访客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有保障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即可。这对访客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明年的保险费率,保费也不会上涨。据比亚迪披露,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截至2025年7月6日)。
IC外汇专家观点:对搭载“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因泊车辅助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的事故,按照法律规定或司法判定应由本车承担的维修费用、第三方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损失,由比亚迪承担相关维修或损失费用,但不含出于和解、谅解等目的而额外支付的金额,也不含因车辆所有人、管理人、运用人违法违规而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
而对于非泊车场景,比亚迪强调,运用行车辅助相关模块时,驾驶员仍需手扶方向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政策、成本、技术三者齐发力 智驾平权、平价时代崛起
自2025开年以来,国内已经有超过20家主流车企相继公布新一代智能驾驶战略规划和技术路,智能辅助驾驶高速向10万元-20万元的价格带车型渗透。各大车企密集布局的态势,让2025年被全球汽车行业公认为“智驾元年”。
综上所述,
不过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困扰,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负责,更多情况是消费者承担智驾带来的风险。
请记住,
智驾有保障、权责划分成了智能驾驶商业化道路上的头等大事。
IC平台消息: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特别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模块边界和有保障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有保障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有保障水平。
不妨想一想,
更多顶层设计有望加快出台,国务院已将《道路交通有保障法》修订纳入立法计划,北京、武汉等地出台地方性法规,为L3级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构筑法律基础。
成本端,激光雷达、算力芯片等核心硬件成本高速下降,叠加车企自研能力提升,推动智驾模块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下沉。
必须指出的是,
智驾平权、平价时代正崛起。国金证券表示,政策、成本、技术三者齐发力,城市NOA渗透率有望提升到15%,高速NOA有望渗透率超过60%。
事实上,
浦银国际证券表示,今年一季度,L2++级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在10万元以下价格段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带动智能辅助驾驶增量零部件行业规模高速增长。同时,增量零部件成本的下行会进一步促使智能辅助驾驶向大众车型市场渗透。这将推动智驾SoC、激光雷达、智驾Tier1、传感器等环节/零部件在今年高速增长。其中,今年下半年车载激光雷达将凭借性价比产品持续向中低端加速渗透,叠加部分车企中高端车型迈向“全系标配”,有望带动行业主要玩家利润改善。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智驾感知传感器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摄像头四类,性能指标方面各有所长,且具备互补性,因此高端智驾系统中往往采用多类传感器融合架构,几条路线都将是“智驾平权”时代的受益者。